創校緣起
學校歷史 │ 辦學宗旨及教育目標 │ 校訓 │ 本校特色 │ 本校概況 │ 學校短片 │ 校歌 │ 真光之歌
學校歷史
年份 |
記事 |
1872 |
校祖那夏理女士創立真光書院於廣州。 |
1917 |
白鶴洞真光女子中學建成。 |
1935 |
於香港堅道廿六號開辦香港真光小學。 |
1939 |
香港真光小學遷往堅道七十五號。 |
1947 |
堅道校舍增辦中學,開辦初中。 |
1949 |
廣州白鶴洞真光女子中學遷校來港,在窩打老道一一五號,開辦九龍真光中學。 |
1951 |
香港真光中學遷往大坑道五十號,堅道真光仍辦小學。 |
1973 |
真光女書院於窩打老道五十四號A開校。 |
1975 |
堅道校舍開辦香港真光英文中學。 |
1995 |
香港真光英文中學遷校鴨脷洲。 |
1999 |
香港真光英文中學改名為香港真光書院。 |
2016 |
真光創校145周年,香港真光書院開辦42周年。 |
2020 |
真光創校148周年,香港真光書院開辦45周年。 |
辦學宗旨及教育目標
我們本著基督博愛犧牲的精神從事女子教育的工作。本校注重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、靈的均衡教育,重視教導學生真光傳統的創造建設、愛群服務、克己犧牲、力求完善的精神。真光的校訓是「爾乃世之光」,學生在學期間有六育均衡的發展,學習互助互愛,合群服務,將來到社會工作,為世發光,作榮神益人的事工,這是真光師生共同的使命。
教育目標
1. |
真光兒女要有強健的體魄。 |
2. |
真光兒女有刻苦耐勞、堅毅不屈的精神。 |
3. |
真光兒女要謙謹有禮,誠實守法。 |
4. |
真光兒女要專心致志,能夠好學、慎思、明辨、篤行。 |
5. |
真光女兒多才多藝,不斷地改造環境。 |
6. |
真光兒女要具備專門知識與技能。 |
7. |
真光兒女要認識時代的現狀和需要。 |
8. |
真光兒女要能與人合作,積極為社會作出貢獻。 |
9. |
真光兒女要有大公無私,犧牲服務的精神。 |
10. |
真光兒女要使人獲得豐富的生命。 |
校訓
爾乃世之光
你們是世上的鹽。鹽若失了味,怎能叫它再鹹呢?以後無用,不過丟在外面,被人踐踏了。你們是世上的光。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。人點燈,不放在斗底下,是放在燈臺上,就照亮一家的人。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,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,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。
馬太福音第五章十三至十六節
本校特色
歷史悠久有傳統有使命
真光創校至今一百四十多年,校祖那夏理女士本著為中國女子提供教育的使命創校。
校風純樸
重視培養學生有良好的品格,推行基督化的全人教育。學生穿著具中國傳統特色的藍布長衫,留短髮、長髮結孖辮或紮馬尾。
中英並重
本校一向重視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,鼓勵學生多閱讀多寫作,出版學生文集。另一方面,校董會額外聘請兩名外籍英語教師協助提升學生英語的能力;更設英語角,舉辦小六升中一銜接課程、中一暑期英語會話課程、英語工作坊、英語精修課程、暑期英語體驗課程等,對加強學生的英語水平,效果顯著。
姊妹班
中一與中四結成姊妹班,中四的學姊協助學妹適應中學的生活;此外更有大姐姐計劃的輔導活動。
級社、永久社、直社、傳燈禮
中一成立級社,到畢業年成立永久社,另設紅黃藍綠四個直社,目的是加強不同級學生的聯繫。每年畢業禮亦舉行傳燈禮,由畢業同學將代表真理之光的燈傳給中四的學妹。
學生會
學生會成立至今已超過三十多年,每年透過一人一票的方式選出幹事。學生會舉行不同類型的活動,改善學生的福利。學生會代表更出席學校學生諮議會向學校提出意見,加強雙方的溝通。
本校概況
本校校舍背山面海、位置獨立,環境清靜幽美,總面積八萬多平方呎,全校課室及禮堂均設有冷氣。校舍新翼樓高七層,設有語言室、電腦輔助學習中心、校史室、學生活動中心、健身室、社工室、樂團演練室、學生會室、領袖生室、會議室及會面室等,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及活動的空間。本校獲房屋署及教育局批准增撥一萬二千平方呎土地,作為增建「綜合體育訓練中心」。中心內有一個多用途籃球場、射箭場、全天候跑道、沙池、多用途之練習場可供網球、壘球和排球使用及一幅供田徑投擲項目活動的草地。
校董會提供額外資源,於七樓增建真光堂及多用途室,並為全校課室、特別室及禮堂設置電腦及投射器,為新翼各室增添非標準設施,為學生提供更理想的學習環境。
本校師資優良,教師經驗豐富,除專業訓練外亦不斷進修。本校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,每年透過退修會、工作坊、專題講座、研討會及聯校進修等活動加強教師的專業發展,令教師配合時代的步伐成長。本校亦注重發展資訊科技,將學校的行政電腦化,利用資訊科技提升教學效能,與時並進。本校是一所有優良傳統、設備完善的中學,為南區及中西區的學生提供優質教育。
學校短片
學校介紹
Girls Go Tech計劃 本校師生專訪
藝術表演
英語活動
校友分享
服務承諾
本校已參加教統局的學校服務承諾計劃,承諾給予家長及巿民優質的服務,我們印備介紹本校資料的「學校簡介」及「學校概況」供家長及各界人士參閱。本校教師及職工都會提供有效率、有禮貌的接待及查詢服務。如有意見歡迎投進學校大門意見箱與吳嘉文校長聯絡。
校歌
[一] |
中華我國 |
中華我國 |
獨立文明亞之東 |
|
政成共和[1] |
民歌大同[2] |
學遍唐虞[3]三代[4]隆 |
|
中華我國 |
中華我國 |
十萬兆民表雄風 |
|
衛我邦家 |
同胞情重 |
普遍教育樂融融 |
[二] |
愛我真光 |
愛我真光 |
謝師長善誘維良[5] |
|
發聾振瞶[6] |
啟迪多方 |
恍登臨洙泗[7]之堂[8] |
|
愛我真光 |
愛我真光 |
天道由茲愈發皇[9] |
|
十字旗飄[10] |
萬古輝揚 |
能拯救失路亡羊 |
[三] |
勉哉同學 |
勉哉同學 |
暮暮朝朝同切磋 |
|
光陰易逝 |
日月如梭 |
催人歲月易蹉跎 |
|
勉哉同學 |
勉哉同學 |
廿紀風潮急且多 |
|
木蘭紅玉[11] |
巾幗英雄 |
匡時偉業在我曹[12] |
播放中文校歌
注釋:
- 政成共和:意思是指建立了共和的國家。
- 民歌大同:「歌」是歌頌的意思;「大同」,即大同社會是指和諧的社會。
-
唐虞:是兩位古代賢德的君主的簡稱,「唐」即帝堯,又稱唐堯、「虞」即帝舜,又稱虞舜。唐虞
之世,被稱為上古政治清明、人民康樂的理想時代。 -
三代:是指「夏、商、周」三個時代。儒家學派認為三代之世,民風純樸,百姓行事都公義正直。
所以在《論語‧衛靈公》有言:「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。」 - 善誘維良:「善誘」是諄諄善誘之意;「維良」是維護幼小的意思。
-
發聾振瞶:「發」和「振」都是興起之意。「瞶」是指瞎眼的人,讀音「貴」。「發聾振瞶」是
指使耳聾的人能聽到,使失明的人能看見。這句用以比喻喚醒糊塗無知的人,使他們醒悟過來。 -
洙泗:是指洙水、泗水兩條河流,都在現今山東省境內,是古代流經魯國的兩條河。魯國是孔子
的故鄉,亦是儒家之發源地,是禮儀之邦,所以後世稱儒家教化,以洙泗為代稱。泗,讀音「試」。 - 堂:古代居所,前面是堂,後面是室。登堂,即登上廳堂,比喻進入該事物的領域中。
- 天道由茲愈發皇:「玆」是這的意思;「發皇」是發揚的意思。
- 十字旗:象徵基督教信仰。
-
木蘭紅玉:「木蘭」,指花木蘭,傳說曾代父從軍;「紅玉」,是指梁紅玉,是南宋名將韓世忠的
妻子,曾協助丈夫擊鼓揮旗,擊退入侵的外族金人。 - 我曹:即我方。
真光之歌
真光之歌(第一輯) | 真光之歌(第二輯) |
![]() |
![]() |